阅读历史 |

我是首富的亲姑姑[年代文] 第416(2 / 3)

加入书签

大有前景。”

陆明珠突然想起高级干部子女的特殊优待,闻言冷笑:“原来,不用凭个人成绩也能入读上海一流的大学,进入最好的工作单位,怪不得人人都羡慕干部子女呢!”

这叫李同志怎么回答?

他儿子没考上大学,但也进入一所不错的大学。

国家人才匮乏,只要是大学生,根正苗红,出来就有一份好工作等着他。

赵红霞怒道:“我父母哥哥浴血奋战,为国家做出无数牺牲,按照规定,这是我们应得的待遇!你一个资本家的子女有什么意见?”

“没意见啊,我没意见。”陆明珠表情相当无辜,“我就在想,牺牲的不都成烈士了吗?不知烈士们是否有这样的待遇?有就说来听听,让我觉得那些先辈没有白白牺牲,除了抚恤金以外,总算给后人留下一点遗泽。”

赵红霞瞠目结舌,顿时说不出话来。

“我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一首诗,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:‘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’,不知这位根正苗红的赵红霞赵同志是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?如今到底是将的功劳还是兵的功劳?”陆明珠淡淡道来,眉眼冷然,令人不敢逼视。

既然享受特殊待遇,那么就低调点,这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,是怕别人不知道吗?首都的许多老同志都不给后人特殊优待,就他们能。

陆明珠的大本营不在上海,她压根不在意这番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。

大不了等到二十年后再来。

她是来参加舞会的,不是来接受讽刺的。

敢挑衅她,就要做好被她踩脸的准备。

这时,一道苍老硬朗而又低沉醇厚的声音在入门处响起:“如果没有众志成城,哪有今日太平?无论是将是兵,都是英雄,永垂不朽。”

陆明珠转过脸,循声望去。

是在首都见过的老同志,记得他姓杨,不清楚他官居何职,章振兴没做详细介绍。

老同志走到陆明珠的面前,扫了赵红霞一眼,一句话都没说她,只对陆明珠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,“听振兴同志说你回去了,我以为你是回香江,没想到你在上海,早知如此,我就该先请你吃饭,感谢你对青山县的帮助。”

“感谢就不必了,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陆明珠马上变身乖巧女孩,笑盈盈地说:“干爹上了年纪,我来上海看看他老人家,顺便给家人带点礼物,没敢打扰您。”

最重要的是,她和这位老同志几乎没来往。

“对,没错,王兴财同志是你干爹。”老同志想起这事,“王兴财同志是不是辞职了?”

王兴财笑道:“快七十岁了,这疼那疼,落下了胃痛的毛病,实在干不动了,家人都在香江,我就打算和明珠一起过去,治治这把老骨头。”

他是以年迈多病的名义辞职,顺便以治病的名义离境。

幸好他还算有点能耐,在这边境关卡日渐严厉的时候仍能拿到通行证。

老同志闻言颔首,“我以为你还能再干几年。”

“您老当益壮您肯定行,我不行。”王兴财历经世事,人老成精,很懂得放低姿态,“好在这个干女儿非要给我养老,晚年是不用愁。”

“明珠是好孩子。”老同志道。

旁边的李同志忙点头:“您说得对极了,最近对咱们得外汇做出卓越贡献,靠友谊商店一个季度都赚不到几十万美金,她一个人就消费了几十万。听说陆同志家和首都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愉快,不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是否有幸参与到其中?”

这才是他请陆明珠的主要目的。

外汇很重要,必须赚,而且是越多越好。

有了外汇,各方面的工作都好进行。

上海有过半侨汇企业属于私人所有,现在仍是,所以他们更要多赚外汇。

陆明珠闻言一笑,“不知出口的是什么工艺品?”

“珠宝首饰、丝绸刺绣、玉雕木塑以及乾隆以后的瓷器字画等均属工艺品范围。”李同志解释得非常详细,“除此以外,我们也有其他工业品,上海轻工业发达当属全国第一,只要有你看得上的,都能出口。”

陆明珠脱口而出:“南英雄北金星。”

李同志抚掌一笑:“没错,原本都是我们上海的钢笔,只是金星迁到了首都,质量绝对不差,每年的销量都很高。”

陆明珠知道,“等我回去和我侄子商量后再做决定,之前的合作一直是由他负责。”

李同志心中一宽,“陆慎同志吗?好,我们等您的消息。”

“我回到香江后会尽快给你们答复。”陆明珠认为合作的可能性很大,旅居海外的华人有数千万人,有很大一部分都喜欢自己国家的工艺品,之前合作愉快就是工艺品卖得非常火爆,不少外国人也喜欢,更喜欢物美价廉的工业品。

李同志眉头舒展,笑容满面,“那就多谢陆同志了。”

谢君峣忽然开口道:“上海的毛巾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