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穿书七零:我有一栋百货大楼 第601(2 / 3)

加入书签

但我基本上也相当于卧床静养了,跟在医院里区别不大

“医生给开的药,我肯定会准时准点的吃,一顿不落。您就让我去好不好?”

徐婉宁抱着徐母的胳膊撒娇,她委屈巴巴的看着徐母,徐母丝毫没有招架之力。

“行了行了,我又没说不让你去!但是你自己说过的话你可得记住,一切行动都得在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前提之上。你要想一想,如果你身体垮了,我们这些在乎你的人会心疼不说,还会影响到你接下来的研究,多不值当啊

“妈您放心,我肯定会照顾好我自己

得到了徐母的首肯,徐婉宁忙道:“妈,那我现在去给三哥打个电话,让他帮我买票

“你安生躺着吧,我去打电话。张院士他们去不去?要买几张票?”

“两张,就我和张院士的票

“好,我现在去打电话

翌日中午,徐婉宁和张院士坐上了前往羊城的火车。

“婉宁啊,真的很抱歉,按理说你现在应该好好地卧床静养,但是我却逼着你跟我一起去羊城出差

“张院士可千万别说这种话,咱们都有共同的目的,那就是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能够彻底成功。不过话说回来,您昨天给我的信里,描写的并不是很清楚,我也不知道羊城农科院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

“趁现在还有时间,您跟我仔细说说呗。我这心里有底了,去了以后就知道该从哪个方面着手解决了

听到这话,张院士却摇了摇头,无奈说道:“昨天中午,我接到了储院士打来的电话,他就说了一句,第一批杂交水稻眼看着要成熟了,结果却枯死了一大半。他们农科院的院士们从各个方面着手,却依旧没有找出问题来

“所以,才给我打了电话,希望我能通知你一声,一起去看看

“并不是全部枯死,还有存活的?”

“对,储院士是这么说的。他还说,之前跟你通话的时候,那批水稻眼看着就能收成了,他们还想着要将新收上来的大米寄一点过来,让咱们也尝尝味儿。结果眼瞅着到了要收成的时候,却枯死了一大半

“不过没死的那些,他们已经连夜收割了,米是保存下来了,但是却依旧不知道问题所在。婉宁啊,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吗?”

徐婉宁摇头说道:“我暂时你没有什么想法,因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,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前,谁也说不好是为什么。张院士,您也别着急,虽然这个消息是让我们措手不及,但也不算不能解决

“研究初期嘛,会遇到各种问题都是正常的,只要咱们找出问题所在,之后再加以防范就可以了

隔日,火车抵达了羊城,储院士亲自来接徐婉宁和张院士。

在车上,储院士将具体情况同徐婉宁说了说。

但他说的内容和张院士描述的大差不差,并没有讲到最重要的点。

所以,还是得徐婉宁到了现场以后亲自去查看。

到了农科院后,徐婉宁拒绝了储院士让他们休息的提议,直接去了现场。

硝酸

“这里就是秧田了,枯死的杂交水稻还在里面呢,在没有查明原因之前,我们也没有随意打动

“储院士,方便给我一双水鞋吗?我想下去看看

“这可使不得!徐同志你是不知道,这秧田里的水和泥会吃人!”

徐婉宁下意识看向储院士:“水和泥会吃人?”

张院士也大为震惊:“水和泥怎么会吃人呢?”

储院士激动地拍着自己的大腿:“我还能骗你们不成?我们有同事下去过,就算穿了水鞋,但也只呆了一小会儿的工夫,再上岸的时候,浸泡在水里的脚和小腿变得通红,还伴随着火辣辣的痛感,好长时间都没消下去呢!”

储院士说的会“吃人”,只是夸张的比喻手段罢了。

但这个秧田有问题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
徐婉宁也不敢贸然下去,就让人拿了一个不锈钢的盆过来,舀了一点水上来。

观察了一会儿,她就有了重大发现。

“储院士,平时你们有往秧田里施肥的习惯吗?”

储院士摇头:“这秧苗我们照顾的十分精细,完全是按照你留下来的手册照顾的,不敢有一丝懈怠。你特意说明了,尽量不要使用肥料之类的,这样才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出来秧苗的长势,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施过肥

“可是,从这盆水的情况来看,秧田里有硝酸的存在

“硝酸?这是什么东西?”

“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的强酸,是属于一元无机强酸的化学物质,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,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。从工业的角度来看,硝酸可以用于制作化肥和农药。更直白一点的讲,秧田里有用硝酸为原料制成的化肥

“化肥?化肥又是什么……”

储院士依旧一脸懵。

徐婉宁知道,化肥要再过几年才会被大范围的普及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