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(2 / 2)
之所以出现难以理解的变动,当然是有原因的。
作为一个很严谨、真实的游戏,游戏里所有事件的发展都取决于玩家的选择,玩家的属性值变动也可能会带来微妙的影响。
由于属性点溢出,阿诺德把多余的属性点加在了【魅力】上,只要打开面板就能看到满值的力量、速度以及魅力,还有跌至谷底的人缘。
阿诺德本身就有很高的魅力属性,但是他的人缘属性实在是低的离谱,以至于人缘和魅力发生中和,大部分熟知阿诺德秉性的人哪怕第一眼为其皮相所迷惑,也会一个激灵醒悟过来。
然而兰波的情况不一样,他作为阿诺德遇见的第一个符合‘眷属’要求的个体,得到了阿诺德的另眼相待。
可惜兰波并不清楚,看似人畜无害的阿诺德到底是个怎样无药可救、令人抓狂的人间之屑,这张单纯的白纸理所当然地被某人高达100的魅力蛊惑住了,持续上涨的好感度就是最直接的证明。
在兰波的眼里,阿诺德比其他利用他的人要可亲得多,虽然都是他不感冒的人类,但是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,他还是更愿意与阿诺德亲近。
即使阿诺德给他一个宇宙超级无敌难吃的食物,他也顶多是短暂地降低两点好感度,在下一次看到阿诺德那种迷惑性十足的脸蛋时,还是不由自主地恢复到了原本的好感,就这么轻易地原谅了这份“捉弄”。
足以见数值对游戏走向的影响。
大约一周后,兰波好感的增长进入了瓶颈期。
阿诺德疑惑地挠了挠头,“已经是极限了吗?”
【好感(对玩家):59】
好感将将卡在59,任他怎么互动都没有增加。这个数值说明他们距离朋友只有一步之遥,偏偏就卡在这里不动了。
系统一如既往地没有剧透,阿诺德的疑问没有持续太久,就被一个突发事件解答了。
【突发事件:假如我并不孤独(s级眷属事件)】
【a接受】
【b拒绝】
突发事件都是可以回避的,但是这个事件摆明了跟收服兰波有关,阿诺德毫不犹豫就选了接受。
兰波的视角。
兰波诞生在【牧神】狂喜的目光中。创造他的【牧神】称他为最完美的造物,完完整整地还原了超越者的威能,即使是人造产物,却不输于自然人。
从那时起兰波就逐渐产生了一个概念——他与自然人是不同的,虽然有着相近的外貌,实际上都不算同一个物种。
他从研究员无意中落下的书本中了解到,正常人呱呱落地后在母亲的怀抱中发出第一声啼哭,而他的第一次发声,是【牧神】用指令询问他,“是否接收到指令?”
植根于基因的本能让兰波生涩地回答,“……是。”听起来很滞涩,又带着几分不知所以然的古怪,如同婴儿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哭泣。
因为兰波的人格是由代码和指令编辑而成的,所以异常听话,不论是怎么样的命令,他都能很好的完成。【牧神】很满意他的表现,呼唤他的时候,不全是叫他“黑之十二号”,有时候也会叫他“兰波”。
“兰波”是他的基因来源者的名字,在黑之十二号出生之前,曾有无数类似的克隆体作为试错的成本被制造出来,又因为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被毫不留情地抛弃、焚毁。
若非兰波实在像是一个完美的作品,他的命运就会与同胞们重合,从培养皿粘稠的营养液中苏醒,没多久又被白大褂研究员们的几双有力臂膀抬着扔进焚化炉,也许【牧神】会物尽其用地取下一些肢体,以更好地剔除劣质基因为目标开始新一次的轮回。
【牧神】及其手下的研究员们极少教导兰波常识,所以当陌生的黑卷发超越者打破基地的防御,对【牧神】的生命产生威胁之时,兰波并未产生多少雀跃之类的情感,只是遵循【牧神】的命令,拼死阻拦入侵者的进攻,他不知道入侵者的目的是什么,正如他不清楚自己的未来驶向何方。
↑返回顶部↑